「偏鄉醫療」標籤相關文章 第1頁 / 共1頁

奇美醫AI 輔助評估術前風險 助醫師做更好決策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開刀、麻醉都是有風險的醫療行為,奇美醫院成立AI中心歷時3年結合院內的病例數據,配合健保資料用,建立AI模型評估術前風險,例如可以評估死亡、加護病房、住院天數等數值,讓醫師在臨床...

保障黑鷹後送離島確診者執勤人員安全 台東獲贈負壓隔離艙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為降低蘭嶼及綠島2離島後送值勤人員風險,善心人士今天捐贈負壓隔離艙,台東縣衛生局局長黃明恩代表縣長饒慶鈴頒贈感謝狀,也感謝空勤總隊第3大隊第3隊協助離島居民緊急後送任務。捐贈...

「行動醫療車」開往偏鄉 助擁高品質醫療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指出,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自2001年開始承接健保署「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計畫)」「一台車『凸』(台語)全台灣」不止是廣告用詞。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媒合下...

尖石鄉偏鄉醫療有成 讓遠距醫療維繫健康
健保署為造福原鄉民眾就醫權益,自民國九十年起,委由馬偕紀念醫院承辦尖石IDS計畫,藉由醫療團隊整合多年支援原鄉醫療經驗,攜手建構當地完善的醫療資源與環境,提供連續性且高服務品質的醫療照護,大幅縮短城...

7成癌友「就醫不便」想放棄⋯癌症基金會推交通補助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偏鄉癌友就醫不便,使最終治療成效及命運大不相同。據統計,台灣5成以上偏鄉地區癌友,前往醫院接受治療至少需花費4小時車程;近7成曾因交通不便而萌生中斷治療念頭,距離成...

7成癌友「就醫不便」想放棄⋯癌症基金會推交通補助 NEW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偏鄉癌友就醫不便,使最終治療成效及命運大不相同。據統計,台灣5成以上偏鄉地區癌友,前往醫院接受治療至少需花費4小時車程;近7成曾因交通不便而萌生中斷治療念頭,距離成...

南迴基金會三周年 啟動台東縣南迴醫療照護服務計畫
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歡度三周年慶現場【南迴印象-感同身受展】素有「超人醫生」之稱的徐超斌醫師,多年來致力解決台東縣南迴地區偏鄉醫療不足困境,儘管經歷中風、罹癌亦不曾改變他用生命來實踐對鄉親、病患...

導入智能遠距醫療 連結偏遠社區零距離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遠距醫療發展,邁入後疫情時代,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導入智能科技,強化偏鄉醫療照護水準,舉辦「智慧社區醫療零距離」偏鄉義診暨遠距醫療啟動,醫療團隊透過先進遠距醫療設備,進行視訊會診,...

長時間用3C度數暴增! 楊勇緯擔任護眼大使關注眼健康
在東京奧運獲得銀牌好成績的柔道男神楊勇緯,除了在賽場上全力以赴,在公益上也十分盡心盡力,近日受邀擔任臺灣防盲基金會護眼大使,熱心和大家分享愛護眼睛的重要性。疫情期間大量增加了人們3C產品使用的時間,...

2年1萬500人次到東港就醫 屏縣來義鄉啟動微笑巴士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屏東縣原住民鄉來義鄉,近2年內到東港鎮醫療院所就醫的鄉民高達1萬5千人次,因以長者及身障者較多,交通不易,屏東縣政府與高雄區監理所協助提報購車計畫,獲公路總局「公路公共運輸服...

300位暖心中醫師深入全台偏鄉 「看病之路」不再漫長
「我們很需要中醫師,能不能拜託您們多來幾次?」這是參與巡迴醫療的中醫師常常聽到的請求。在都市,就醫從來不是問題,享有豐沛醫療資源的人們可能很難想像,在醫療資源孤立的偏鄉及山區,看病之路是那麼漫長。...

長期揹筍,族人關節退化問題嚴重…這群人成功「把醫療送上山」
嘉義縣阿里山鄉的一位鄒族青年,數年前採摘愛玉時不慎摔落導致腦傷臥床,因為地處偏遠,每次回診都得花上2個小時、由媽媽開車接送往返嘉義市區的醫院。 阿里山鄉是嘉義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占整個縣的1/5之大;共...

消滅C型肝炎,這群醫師上山下鄉找病患
求醫路遙,雲嘉南C型肝炎罹病率冠全台。無病識感,醫師得上山下鄉找病患。陳盈如行駛在雲林縣田間小路,以龜速前進,過了田又是一畦田,正疑無路時,終於到達Google搜尋不到之處—二崙鄉楊賢村一幢三合院,那正是...

醫界人生》奉獻偏鄉醫療不懈怠 埔基卸任4院長仍堅守崗位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有62年歷史的南投縣埔里基督教醫院,第8任院長蘇世強日前走馬上任,並擔任感染科主治醫師,而院內還有4位前院長吳文勇、黃蔚、趙文崇、陳恒常,他們雖卸下院長行政職務,仍堅守崗位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