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7-05 健康報報
    • 2022-07-04 健康報報
    • 2022-07-03 健康報報
    • 2022-07-02 健康報報
    • 2022-07-01 健康報報
    • 2022-06-30 健康報報
    • 2022-06-29 健康報報

5旬婦人變胖、呼吸喘 驚見巨大卵巢囊腫藏肚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依蓮

文章 參考資訊

卵巢腫瘤危險因子為:肥胖者、初經年齡較早者、不孕症患者、有家族史者等。

一名50多歲的婦人,最近半年被發現明顯變胖,坐著看電視甚至躺著睡覺都呼吸困難,於是前往醫院就診。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40公分乘以20公分的巨大卵巢囊腫,壓迫組織,必須進行手術治療,礙於腫瘤指數升高,擔心有惡性腫瘤情形,選擇剖腹手術,術後恢復健康狀態,取出卵巢囊腫甚至超過7公斤。

巨大囊腫壓迫 造成婦科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鄭志堅指出,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的腫瘤,因卵巢位於骨盆腔深部,腫瘤不容易及早發現,而卵巢腫瘤以型態則可分為:非贅生性之卵巢囊腫:如功能性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瘤等等;贅生性卵巢囊腫:如畸胎瘤、漿液性卵巢囊腫、黏液性卵巢囊腫等;惡性卵巢腫瘤。

腫瘤逐漸長大 注意危險因子

鄭志堅主任表示,卵巢良性腫瘤通常在早期較小也多無症狀,因此往往在婦科例行性檢查時才偶然發現到。等到腫瘤慢慢增至中等大小(約4~8公分以上時)才開始感腹脹或腹痛甚至腹部腫塊,若腫瘤長大到骨盆腔及腹腔時即可能產生壓迫症狀,如頻尿、便秘等。

值得一提的是,卵巢腫瘤危險因子為:肥胖者、初經年齡較早者、不孕症患者、有家族史者等。

固定安排婦科 早發現提早治療

鄭志堅主任說明,良性卵巢瘤的併發症不常見,但仍可能有需要緊急手術的併發症有。目前卵巢瘤在治療上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種類主要為囊腫切除術及卵巢全切除術兩大類。

至於該執行何種手術,基本上依患者年齡以及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為主要考量。若是要保留生育力,則以囊腫切除術為主;若想避免卵巢囊腫復發,要建議女性朋友,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攝取過多富含荷爾蒙的食物例如油炸類和皮下脂肪多的食物種類,可降低卵巢病變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惡性腫瘤腫瘤指數卵巢囊腫手術治療剖腹手術鄭志堅

「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干婦產科!」 婦產科
1 年前

「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干婦產科!」

新工作也帶來「新壓力」 轉換心態讓經驗成為自己的養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5 個月前

新工作也帶來「新壓力」 轉換心態讓經驗成為自己的養分

肩膀有一個「癥狀」不斷出現,八成是「惡性腫瘤」,早檢查早安心 惡性腫瘤
3 年前

肩膀有一個「癥狀」不斷出現,八成是「惡性腫瘤」,早檢查早安心

除舊佈新農曆年 你深藏的壓力也跟著大掃除了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5 個月前

除舊佈新農曆年 你深藏的壓力也跟著大掃除了嗎?

皮膚長小肉芽?醫:正常增生,但4徵兆小心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11 個月前

皮膚長小肉芽?醫:正常增生,但4徵兆小心惡性腫瘤

卵巢囊腫女性生育難能正常試管嬰兒懷孩子嗎? 卵巢囊腫
1 年前

卵巢囊腫女性生育難能正常試管嬰兒懷孩子嗎?

罹B肝20年無症狀 疲倦、臉蠟黃就醫已肝硬化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4 個月前

罹B肝20年無症狀 疲倦、臉蠟黃就醫已肝硬化

不同看法》婦產科醫師主張:微創可減少不必要傷害 婦產科
3 年前

不同看法》婦產科醫師主張:微創可減少不必要傷害

孕婦衝急診遭嗆 急診、婦產科皆建議回原產檢醫院就醫 婦產科
4 年前

孕婦衝急診遭嗆 急診、婦產科皆建議回原產檢醫院就醫

患有惡性腫瘤,怎麼初步評估營養狀況?腫瘤患者怎麼吃才科學 惡性腫瘤
2 年前

患有惡性腫瘤,怎麼初步評估營養狀況?腫瘤患者怎麼吃才科學

學起來才能真正「喜獲麟子」 醫分享老公陪產教戰守則 婦產科
7 個月前

學起來才能真正「喜獲麟子」 醫分享老公陪產教戰守則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