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7-05 健康報報
    • 2022-07-04 健康報報
    • 2022-07-03 健康報報
    • 2022-07-02 健康報報
    • 2022-07-01 健康報報
    • 2022-06-30 健康報報
    • 2022-06-29 健康報報

乳糖不耐症「狂拉」恐傷害免疫力!專家:益生菌「這樣挑」助緩解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代雪

文章 參考資訊



27歲的蔡小姐(化名)長年有乳糖不耐現象,只要攝取少量的乳製品,即會出現輕微腹瀉或脹氣現象。由於症狀不致嚴重影響生活,她為了方便及營養攝取,幾乎天天喝一杯以上的牛奶、鮮奶茶或拿鐵,或間而享受冰淇淋、蛋糕,而造成頻繁需上洗手間、漲氣及肚疼的困擾。

食品營養博士吳炫慧提醒,腹瀉時,消化物通過小腸的時間會縮短,也會影響營養及水分吸收,長期腹瀉不僅會造成營養不良,也可能使腸道菌相失衡,除此之外,「嚴重腹瀉就像土石流,不斷沖刷腸道」,恐使幫助腸道抵禦有害物質的「腸黏膜」變得薄弱,導致免疫力下降,進而引發其他健康問題。因此在希望可吃乳製品又擔心乳糖不耐症狀的情況下,同時補充乳糖酵素是一種選擇的方法。

乳糖不耐:體內乳糖酵素數量不足

因人體內負責分解乳糖的乳糖酵素(lactase或beta-galactosidase),於出生泌乳期時活性最大,而後會隨年齡增長而降低,乳糖不耐症患者比例即會相對上升,在華人族群就是相當明顯的例子。根據統計,逾半數台灣人有乳糖不耐現象,吳炫慧說明,乳糖不耐原因可簡單分為兩種,一是先天基因影響,導致體內乳糖酵素缺乏或活性偏低;二為後天因素導致,如上所提到的年紀增長,或者平常無攝食乳製品、或受細菌、病毒感染而損害到腸道正常分泌乳糖酵素的功能。

若進入人體的乳糖無法順利被乳糖酵素分解為分子較小的葡萄糖及半乳糖,不僅無法被吸收,這些未被分解的乳糖在進到大腸後,也會快速被腸道內細菌使用,產生氣體及其它發酵產物。此現象會加重腸胃負擔,也容易使腸胃蠕動過速,引發後續一連串如脹氣、腹痛或拉肚子等症狀。

乳糖攝取有技巧,創造雙重保護力

乳糖存在於大量乳製品中,乳製品也是國人鈣質的重要來源,「完全不攝取乳糖」並非好的解決之道。吳炫慧表示,對乳糖不耐者而言,儘量避免於空腹時食用或飲用乳製品,或放慢攝取速度,都可協助降低乳糖對腸道的刺激,達到緩解不適的效果。

此外,可於攝取乳製品同時,補充含有乳糖酵素的益生菌產品,也可協助增強腸道作用達到「雙重保護」。何謂雙重保護?吳炫慧解釋,若抓準時機補充乳糖酵素,可有效發揮其作用,在攝取到乳糖的第一時間將其分解,預防腹瀉、脹氣,與此同時,如有未能及時被分解的「漏網之魚」,益生菌亦可協助分解乳糖,以及調整腸道內菌群,降低腸道菌相失衡的風險。

穩定腸道菌相,成保持健康之道

腸道菌相的穩定,除了能協助維護消化功能之外,其實與人體許多系統都有相互關聯,吳炫慧舉例,良好的腸道環境,能協助穩定免疫調控機制。

此外,也能增強代謝功能,幫助排除體內脂肪,使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間接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另外,因女性私密處與肛門位置相近,當腸道菌叢失衡、抵抗力下降,即可能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因此,穩定腸道菌叢,可強化私密處菌相的平衡,對於預防女性私密處感染也有良好效果。

而因腸道黏膜層內的神經叢密度僅次於腦部,近來也有學者提出「菌腦腸軸理論」,認為腸道菌相平衡與否,與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有相關聯,一旦失衡也可能影響到腦神經系統穩定性,甚至情緒,換句話說,當腸道黏膜層保護力不佳時,也容易讓有害物質入侵,影響到神經或其他系統的正常功能。

保健食品重質不重量,吸收多少更關鍵

由於現代人工作繁忙,常外食,生活作息也不太規律,因此越來越多人會利用保健食品來補充不足的營養素,對此,吳炫慧提醒,保健食品的攝取重點不在吃進人體的量,而是「能吸收多少」!

在補充保健品時,可搭配含有消化酵素的益生菌產品,可以幫助活性成分的吸收,協助讓作用效果加成;尤其是像吸收率較差的脂溶性保健品,如:DHA、葉黃素,搭配含消化酵素的益生菌可增加吸收,讓DHA充分發揮保護心血管、增強學習力和記憶力之功效,強化提升神經系統的穩定性、神經傳導物質的傳遞。

除此之外,吳炫慧補充,挑選益生菌時,可選擇「具有身份編號的益生菌菌株」,這類可商業發展的功效益生菌菌株,會具有較佳的抗胃酸、耐膽鹽效果,且在生物技術快速發展下,益生菌的包埋技術也在不斷優化,更能加強其生存能力,可協助保留抵達腸道的益生菌數量,不需攝取太高菌數就能發揮生理功效,有助調節腸道菌相達穩定之狀態。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原文為:)



免疫力益生菌腸道乳糖不耐症腸黏膜乳糖酵素乳糖酶

腸道影響心理健康!多吃蔬果來改善 腸道
4 年前

腸道影響心理健康!多吃蔬果來改善

不是越酸維生素C含量越高!營養師列排行榜「這食物想不到吧」 免疫力
4 週前

不是越酸維生素C含量越高!營養師列排行榜「這食物想不到吧」

益生菌可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 益生菌
2 年前

益生菌可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

【直播】防病毒的更本質方法? 免疫力
8 個月前

【直播】防病毒的更本質方法?

放屁越來越頻繁?越來越臭?小心身體健康拉警報 腸道
1 年前

放屁越來越頻繁?越來越臭?小心身體健康拉警報

怎樣選擇益生菌?好的益生菌便秘、腹瀉都解決!遠離腸道煩惱! 益生菌
3 年前

怎樣選擇益生菌?好的益生菌便秘、腹瀉都解決!遠離腸道煩惱!

5000年腸道實驗 優格益生菌適應能力最好 益生菌
2 年前

5000年腸道實驗優格益生菌適應能力最好

免疫力下降誘發顏面神經麻痺 中醫美顏抗病治面癱 免疫力
3 年前

免疫力下降誘發顏面神經麻痺 中醫美顏抗病治面癱

腸道也有喜好?腸道最喜歡的4種食物 腸道
3 年前

腸道也有喜好?腸道最喜歡的4種食物

溫水對腸道最好!醫師:每天喝這些水才足夠 腸道
2 年前

溫水對腸道最好!醫師:每天喝這些水才足夠

103歲人瑞竟保有20歲腸道健康!第6點太有道理了 腸道
2 年前

103歲人瑞竟保有20歲腸道健康!第6點太有道理了

5種紅色水果 1綠1白1黑三種蔬菜,全面清掃腸道!趕跑便秘煩惱! 腸道
2 年前

5種紅色水果1綠1白1黑三種蔬菜,全面清掃腸道!趕跑便秘煩惱!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