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7-05 健康報報
    • 2022-07-04 健康報報
    • 2022-07-03 健康報報
    • 2022-07-02 健康報報
    • 2022-07-01 健康報報
    • 2022-06-30 健康報報
    • 2022-06-29 健康報報

腳部8大症狀是疾病警訊 你一定要知道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問絲

文章 參考資訊

腳部的一些徵兆,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有些疾病是比較凶險的,要提早警覺。

1. 腳部傷口無法癒合

傷口無法癒合,可能是很嚴重的問題。

腳屬於人體周邊的部位。人體周邊的傷口不能癒合,往往和代謝有關係,可能是人的胰臟有問題。比如胰島素阻抗、血糖過高、糖尿病,都可能造成腳的傷口無法癒合。

普通人腳上的一個小傷口,可能三五天就會癒合;而你腳上的傷口,一週甚至兩週都沒有癒合,傷口還有分泌物滲出的現象,就要注意了。

2. 雙腳持續冰冷

雙腳冰冷,和循環有關係。血液循環不好的時候,肢體末端的溫度就沒法控管好,腳就會一直覺得冰冷。女性尤其容易出現這個問題。

此外,身體的代謝不好,特別是肝臟代謝功能不好的人,也容易有手腳冰冷的現象。

3. 腳趾突然變大

腳趾突然變大,有很多因素。

一般感染細菌、發炎了,譬如出現甲溝炎,腳趾會紅腫起來,伴隨熱、痛症狀。痛風也會帶來腳趾關節腫大。

腳趾甲也可能因為感染黴菌而變粗變厚,形成灰指甲,看起來腳趾也比較大。

另一類常見的可能性,是腳部皮膚經常摩擦,造成腳皮增厚、長繭,而後長了雞眼;或者感染病毒,長出和雞眼相似的病毒疣。

腳趾突然變大,可能是甲溝炎、灰指甲、長病毒疣或雞眼等原因。(健康1+1/大紀元)腳趾突然變大,可能是甲溝炎、灰指甲、長病毒疣或雞眼等原因。(健康1+1/大紀元)

需要清楚的是,不管是感染了病菌還是長期摩擦,它們造成的腳趾變大,都發生在單個腳趾,或者個別幾個腳趾。

但如果五個腳趾或雙腳腳趾一起變粗變大,呈現棒槌的形狀,就要警覺了。這可能是肺部有病變,甚至是癌變。肺部功能不好,會產生很大的壓力,這份壓力傳導到四肢去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手指或者腳趾有變大變粗的現象,稱為「杵狀指」。

4. 腳經常抽筋

腳抽筋經常出現在半夜。有人睡覺時室內溫度冷,或吹冷氣或電風扇,當把腳從被子裡伸出來時,可能會抽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抽筋的現象。

肌肉收縮、痙攣,會造成腳抽筋。而體內深處血管有血管炎,或者是血管痙攣,也可能造成抽筋,這種情況會非常疼痛。

大部分人的腳抽筋,還可能跟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有關。鉀離子、鈣離子不平衡的人,腳抽筋的概率比較大。

一般慢性腎病、糖尿病病人,腳抽筋的現象也會比較頻繁。

想緩解抽筋,首先要找到抽筋的原因。可以去醫院抽血,看是否是電解質不平衡或者缺乏。此時可以通過吃藥或攝取特定從食物來補充。(推薦閱讀:半夜抽筋2步驟緩解 吃這些食物能預防)

如果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腳容易冷所造成的抽筋,那就要多做保暖。這樣可以使抽筋的現象得到改善。

5. 腳麻

腳麻是神經傳導受影響的現象。

坐馬桶或者是翹著腳坐太久,甚至是同個姿勢維持太久,都可能會造成循環不好,影響神經。

而有些人,本身脊椎不好,做某些動作壓到了神經,就會有腳麻木的感覺。椎間盤突出也可能壓迫神經,造成腳麻木。

6. 腳跟痛

引起腳跟痛的原因有很多,要做一些檢查才能最後確診。

可以到骨科看,是否是長骨刺了;可以去復健科看,是否有足底筋膜炎;甚至是去皮膚科看,是否是腳皮變厚導致的皸裂,或者是腳長期摩擦產生厚繭帶來的腳跟痛。(推薦閱讀:足底筋膜炎4招改善!症狀、治療和復健全圖解)

7. 腳癢和脫皮

很多人看到腳癢脫皮,首先會想到是香港腳,也就是所謂的足癬。

香港腳可分為三個類型。脫皮這個明顯的特徵,屬於角化型香港腳,甚至有增厚的現象。可能發生在腳後跟,或者是腳前掌區,但不太會癢。

香港腳另外兩種類型,是水泡型跟糜爛型。這類患者通常在腳的趾間出現糜爛,甚至形成水泡。這時腳的癢感會比較明顯。很多民眾就會想去搓,搓到皮膚破或疼痛為止。

腳部癢、脫皮,可能是香港腳或汗皰疹。(健康1+1/大紀元)腳部癢、脫皮,可能是香港腳或汗皰疹。(健康1+1/大紀元)

腳癢的第二個原因,是汗皰疹。

夏天很多人腳癢,就以為自己得了香港腳,但到皮膚科問診,發現是汗皰疹。汗皰疹是慢性濕疹急性發作的現象。它會讓腳出現水泡,但水泡的位置在腳的後三分之一甚至後三分之二的部位,腳的兩側也可能出現,有時伴隨脫皮症狀。

一般民眾不太容易自己鑑別到底是得了香港腳還是汗皰疹,最好由皮膚科專科醫生來診斷。(推薦閱讀:汗皰疹如何預防、保養與治療?圖解一次看懂)

8. 黃趾甲

腳趾甲發黃的原因有很多。

人的肝功能或者腎功能不好,代謝出問題,可能造成指甲變黃。

黃指甲也可能是感染了黴菌。有些人的指甲經過長期摩擦,或者特別喜歡塗指甲油,這都可能造成指甲變厚變黃。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按按腳底保養全身!這樣做排毒、護眼又改善過敏 · 指甲8種狀況 是身體警訊?這1種最危險  · 長白髮可能是身體警訊 10種原因一定要當心

責任編輯:李清風◇



糖尿病癌症警訊感染徵兆香港腳腳部

癌症,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習慣,慢慢積累下來的 癌症
4 年前

癌症,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習慣,慢慢積累下來的

癌症早期發現,卻因「善意隱瞞」貽誤治療時機……誰之過? 癌症
1 年前

癌症早期發現,卻因「善意隱瞞」貽誤治療時機……誰之過?

糖尿病傷口發生腐爛了該怎麼能治好? 糖尿病
1 年前

糖尿病傷口發生腐爛了該怎麼能治好?

經常染髮會得「癌症」?告誡:若做到了這3點,就能「放心染」! 癌症
3 年前

經常染髮會得「癌症」?告誡:若做到了這3點,就能「放心染」!

我們與糖友的距離 糖尿病之父:糖友與家人調適最重要 糖尿病
3 年前

我們與糖友的距離 糖尿病之父:糖友與家人調適最重要

乳癌的課題:別人可以不愛我們,但我們要學習愛自己 癌症
4 年前

乳癌的課題:別人可以不愛我們,但我們要學習愛自己

它是心臟病里的「癌症」,這3類葯必須用,可以延長壽命! 癌症
3 年前

它是心臟病里的「癌症」,這3類葯必須用,可以延長壽命!

癌症患者親證有效的康復方法,讓你活得更自信! 癌症
2 年前

癌症患者親證有效的康復方法,讓你活得更自信!

巴馬長壽鄉變「癌症村」,一個山洞能治病抗癌,大量病號湧入 癌症
1 年前

巴馬長壽鄉變「癌症村」,一個山洞能治病抗癌,大量病號湧入

29歲男子每天喝葛根水,卻查出糖尿病,聽醫生怎麼說,不妨了解下 糖尿病
1 年前

29歲男子每天喝葛根水,卻查出糖尿病,聽醫生怎麼說,不妨了解下

科技幫忙癌症化療給藥!「人機核對」降低人為錯誤風險 癌症
3 年前

科技幫忙癌症化療給藥!「人機核對」降低人為錯誤風險

越來越多女性患上上甲狀腺癌,只要身上有這個腫塊,癌症很快就來 癌症
4 年前

越來越多女性患上上甲狀腺癌,只要身上有這個腫塊,癌症很快就來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