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7-05 健康報報
    • 2022-07-04 健康報報
    • 2022-07-03 健康報報
    • 2022-07-02 健康報報
    • 2022-07-01 健康報報
    • 2022-06-30 健康報報
    • 2022-06-29 健康報報

日本名主播河村亮腦溢血病逝!醫揭危機埋伏已久,黃金3小時救命

  •   新聞
  • 投稿作者
  • 以荷

文章 參考資訊

以轉播體育賽事聞名的日本男主播河村亮驚傳腦溢血病逝,享年54歲。他3月份還轉播職棒賽事,之後也還錄製廣播節目,後來就感到身體不適住進醫院治療,日前因腦溢血病逝於東京都內某家醫院。醫師指出,出血性腦中風雖然乍看是急症,但其實有很高比例是因為長期「三高」控制不良,近年受飲食西化影響,有年輕化趨勢,預防腦中風要從控制體重、血壓做起,定期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況。

看更多:

 

看似急症 其實三高潛伏多年

河村亮活躍於日本體育轉播界,早年曾在一場中日比賽中,因選手Tyrone Woods擊出全壘打而大喊:「猛烈!一擊!」(日文:痛烈!一閃!)而造就經典畫面;他轉播棒球30年,近年也跨足廣播和綜藝節目,直到住院前還在工作。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國人10大死因當中,腦中風居第4位,如果加上心臟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甚至超過第1名的癌症。腦中風分為梗塞性與出血性,其中出血性大約占所有腦中風的3成,但危險程度卻比梗塞性中風來得高,最常見的原因是「三高」,血壓、血脂、血糖長期控制不良,導致血管硬化,是腦中風最常見的成因,此外包括年紀、血管動脈瘤、肥胖、菸酒、藥物使用等,都可能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黃主任說,雖然腦中風看似急症,事實上通常三高已在體內埋伏多年,透過血壓、血脂肪、血糖的自我管理,可以預防腦中風的發生;真正難以預測的急性腦中風,則可能是血管瘤,這可以透過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高階影像檢查偵測到,如果發現3毫米以上的血管瘤,可及早進行防治,但一般民眾不需要動用高階健檢,建議40歲以上成年人,尤其是有三高家族史的人,時常自我監測了解血壓,並善用成人健檢,若生化數值出現異常,就要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必要時服用藥物。

看更多:  

「FAST」動態評估 有異狀快送醫

近年來受到飲食西化及生活型態影響,腦中風及三高有年輕化趨勢。黃啟訓主任表示,臨床上看到不少三、四十歲的高血壓患者,如果再合併肥胖、菸酒等情形,都可能增加腦出血的風險。腦中風的徵兆是頭痛,爆裂性的頭痛,一旦出現類似的症狀,「FAST」是動態評估指標: F:Face-突然臉歪嘴斜 A:Arm-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 S:Speech-講話不清楚 T:Time-記下發生時間,立刻打119送醫

 

只要「FAST」任何一個動作無法輕易完成或有異狀,千萬不要遲疑,也不要自行嘗試「放血」等療法,而造成時間的延誤,盡速記下發生時間,把握黃金3小時的治療時機,立刻打119送醫才是正確選擇。

看更多:

 

◎ 圖片來源/翻攝自 ◎ 諮詢專家/黃啟訓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 →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