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2-07-05 健康報報
    • 2022-07-04 健康報報
    • 2022-07-03 健康報報
    • 2022-07-02 健康報報
    • 2022-07-01 健康報報
    • 2022-06-30 健康報報
    • 2022-06-29 健康報報

在家下廚小心也會食品中毒! 營養師授「預防撇步」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凌珍

文章 參考資訊

高雄立聯合醫院營養室黃韻璇營養師指出,每年5月至9月是臺灣歷年食品中毒發生率相對高的月份,若食材於室溫下放置過久、製備環境不佳、製備流程有生熟食交叉汙染等情形,均會提高食品中毒風險。

臺灣位於亞熱帶氣候區的海島國家,受到暖溼氣流及洋流影響,四季氣候溫暖且潮濕,尤其在炎熱夏季,未妥善保存之食品,易產生變質或腐壞。

食物中毒 常見4大物質

高雄立聯合醫院營養室黃韻璇營養師指出,每年5月至9月是臺灣歷年食品中毒發生率相對高的月份,若食材於室溫下放置過久、製備環境不佳、製備流程有生熟食交叉汙染等情形,均會提高食品中毒風險。

依據109年食品中毒案件病因物質分析,前四名為:諾羅病毒、沙門氏桿菌、仙人掌桿菌及腸炎弧菌:

一、諾羅病毒

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如接觸到病患的嘔吐物或排泄物;未徹底消毒觸碰污染食品;吃到或喝到受諾羅病毒污染的食品、飲料或水源、貝類產品。

預防方法:

1.養成良好個人和食品衛生習慣,用餐前或處理食物前應確實以肥皂洗手。

2.貝類水產品需徹底煮熟再食用,飲用水要煮沸。

二、沙門氏桿菌

主要為食物被動物接觸或糞便污染的食品或水,如:雞蛋、禽畜肉等動物產品,或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食物未經烹煮的食品,如使用生蛋製作未經高溫烘焙的提拉米蘇、慕斯蛋糕;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

預防方法:

1.沙門氏桿菌於60℃加熱20分鐘或煮沸5分鐘即被殺滅,故食品應充分加熱。

2.食品應防止交叉污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

3.製作未經高溫烘焙之餐點如:沙拉、提拉米蘇及慕斯蛋糕等,應選用衛生品質良好的蛋品或殺菌液蛋; 可選擇有CAS標章之蛋品類。

三、仙人掌桿菌

‧嘔吐型:潛伏期短(約0.5∼6小時),主要傳染原和澱粉類製品或米飯等相關,會出現噁心及嘔吐等症狀。

‧腹瀉型:潛伏期較長(約6∼15小時),主要傳染原為肉汁、香腸等肉類製品或與乳製品相關,症狀有水樣腹瀉及腹痛,以腸炎的表現為主。

預防方法:

1.食品烹調後應儘速食用,避免長時間存放在室溫下。如未能馬上食用,熱藏應保溫在60℃以上。

2.仙人掌桿菌不耐熱,加熱至80℃經20分鐘即會死亡,因此食品需徹底加熱再享用。不建議以電鍋保存食物,若熱藏溫度不足,易形成細菌生長溫床。

四、腸炎弧菌

海鮮水產品易於生長過程中受水源的腸炎弧菌汙染,故生食海鮮水產品、或食用受其污染的食品就可能造成食品中毒;有可能透過生熟食共用菜刀、砧板、抹布及容器具,或與手部造成交叉汙染,而引起食物中毒。

預防方法:

1.腸炎弧菌嗜鹽,生鮮魚貝類可用自來水充分清洗去除此菌。

2.腸炎弧菌不耐熱且對低溫極敏感,因此避免生食、食用前充分加熱煮熟,以低溫冷藏(<7℃)或冷凍(<-18℃)保存以抑制其繁殖。

預防食品中毒 遵循五要原則

1.要低溫-食品保存應低於7℃,室溫下不宜放置過久。

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也必須注意水源安全。

3.要加熱-徹底加熱食品,溫度超過70℃。

4.要洗手-調理食品前或用餐前都須徹底洗淨,有傷口時需要包紮。

5.要分開-處理生熟食,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



諾羅病毒營養室沙門氏桿菌仙人掌桿菌食品中毒腸炎弧高雄立聯合醫院黃韻璇

【抗疫家務通】購物袋可傳病毒 每次用完都要洗 諾羅病毒
2 年前

【抗疫家務通】購物袋可傳病毒每次用完都要洗

1週近14萬人腹瀉!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 4招預防 諾羅病毒
3 年前

1週近14萬人腹瀉!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4招預防

學國外直播吃生蝦!20歲男爆吐狂拉 醫抽他血驚見「血液長滿菌」 沙門氏桿菌
4 個月前

學國外直播吃生蝦!20歲男爆吐狂拉 醫抽他血驚見「血液長滿菌」

喝下擱置過久手搖飲 竟感染沙門氏桿菌 沙門氏桿菌
4 年前

喝下擱置過久手搖飲 竟感染沙門氏桿菌

一人烙賽全家中獎!醫曝「感染諾羅」這2時期最難顧:喝水也會吐 諾羅病毒
1 年前

一人烙賽全家中獎!醫曝「感染諾羅」這2時期最難顧:喝水也會吐

台1週近14萬人腹瀉!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 4招預防 諾羅病毒
3 年前

台1週近14萬人腹瀉!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4招預防

【抗疫家務通】購物袋可傳病毒 每次用完都要洗 諾羅病毒
2 年前

【抗疫家務通】購物袋可傳病毒每次用完都要洗

來回擦桌子、酒精消毒萬無一失?醫療專家:打掃錯了反而會生病! 諾羅病毒
2 年前

來回擦桌子、酒精消毒萬無一失?醫療專家:打掃錯了反而會生病!

高血脂者吃湯圓 營養師建議加這味! 營養室
7 個月前

高血脂者吃湯圓 營養師建議加這味!

苗栗2歲女童嚴重腹膜炎 原因竟是「摸蛋沒洗手」...險敗血症 沙門氏桿菌
1 年前

苗栗2歲女童嚴重腹膜炎 原因竟是「摸蛋沒洗手」...險敗血症

消滅病毒 漂白水很實用 1圖看懂配製方法 諾羅病毒
3 年前

消滅病毒漂白水很實用1圖看懂配製方法

酒精無效!扼殺腸胃炎2大元兇只能「肥皂濕洗手」 醫點出6大時機 諾羅病毒
1 年前

酒精無效!扼殺腸胃炎2大元兇只能「肥皂濕洗手」 醫點出6大時機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40歲以上逾37%有代謝症候群 71萬人是「三高」候選人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猴痘避免搔抓 減少癒後凹疤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吃檳榔吐汁不加料就不會罹癌? 南投醫院:落伍錯誤!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每天只要5分鐘!成功人士都在做,作家揭密「自我對話」神奇好處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新冠「重複感染」如何判斷?醫揭「這年齡層」風險竟比老人高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為何我說話沒人想聽?溝通專家教你「8個小細節」觀察聽眾反應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不只談「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用「5大課題」分析你人生缺了什麼?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偏頭痛」列全球20大失能疾病!醫建議避開「3種食物」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