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以下小孩確診,沒發燒≠沒事!專家曝ABC評估法3個特徵辨危急
【早安健康/吳旻珊報導】確診個案持續增加,患者的年齡層也不斷下修,前幾天才出現2歲男童染疫後不幸過世的消息,沒想到10日再新增一例僅有8個月大的「最小重症病患」。這些沒有疫苗可以施打的0到5歲小朋友,會不會就這樣成為防疫邊緣人?要是染疫的話有沒有什麼照顧要點?
不只是發燒!兒童確診須立即就醫的7大症狀
4月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記者會上呼籲,若兒童在居家隔離時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並且唇色明顯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和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家長就應該盡速撥打119請求協助,或是由同住親友駕車送醫。
至於大家很擔心這些沒疫苗也沒篩劑0到5歲孩子,成為防疫邊緣人,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在治療方面,目前成人所使用的口服藥物並非5歲以下幼兒可使用的適應症,但若是有引發重症的可能,仍有注射型的瑞德西韋能使用,即便打不到疫苗,也不至於會無藥可醫。 (編輯推薦:
面對不會說話的嬰幼兒,家長該如何判斷病情?「ABC評估法」把握照護時間
許多小寶貝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卻不慎染疫,就算喉嚨痛、呼吸不順,也沒辦法第一時間清楚地表達給照顧者,讓家長們擔心判斷出錯,會不會害孩子錯過急救時間?對此,高雄市護理師公會理事長周汎澔也在高雄防疫記者會上分享「ABC評估法」,提醒父母適時關心嬰幼兒的外觀、呼吸及循環狀況,並且早晚各量一次體溫,確認進食及排泄的狀況,只要孩子不吃不喝、久久沒有排尿,盡快送醫治療最安心。
【ABC評估法】
A(外觀,Appearance):幼兒是否出現缺乏活力、無法安撫的躁動或哭鬧狀況? B(呼吸,Breath):幼兒的呼吸是否有異音、窘迫、過快或過慢? C(循環,Circulation):膚色是否出現異常變化、末梢微血管回充時間延長?

圖片來源/
嬰幼兒發燒怎麼幫助退燒?呼吸急促怎麼判斷?關於嬰幼兒確診生病的更多注意事項,請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