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健康咬一口
  • 健保診所查詢 科別
      • 牙科
      • 中醫科
      • 不分科
      • 家醫科
      • 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婦產科
      • 眼科
      • 外科
      • 復健科
      • 骨科
      • 皮膚科
      • 精神科
      • 神經科
      • 泌尿科
      • 麻醉科
      • 急診醫學科
      • 神經外科
      • 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科
      • 放射線科
      • 病理科
      • 核子醫學科
      • 職業醫學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解剖病理科
      • 放射腫瘤科
      • 齒顎矯正科
      • 臨床病理科
      • 口腔病理科
      • 洗腎科
      • 口腔診斷科
  • 每日健康報報 日期
    • 2021-01-22 健康報報
    • 2021-01-21 健康報報
    • 2021-01-20 健康報報
    • 2021-01-19 健康報報
    • 2021-01-18 健康報報
    • 2021-01-17 健康報報
    • 2021-01-16 健康報報

高血壓沒有癥狀就可以不吃藥?高血壓的用藥誤區有哪些?

  •   新聞
  • 投稿作者
  • 半薇

文章 參考資訊

相信很多人對高血壓都並不陌生,因為據調查統計,我國有高血壓毛病的人數有兩億多,差不多是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五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有這個問題。但是,很多患者對於高血壓不一定有正確而全面的了解,有時候甚至為了在控制和治療方面有很多錯誤的做法,對於病情產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

高血壓沒有癥狀就可以不吃藥?

這個做法肯定是錯誤的。因為高血壓並不一定會有很嚴重的身體不適反應,比較常見的癥狀是頭暈或頭痛,但是由於人的身體是有一定的耐受性的,長時間頭暈頭痛也會讓人習慣,從而忽略掉輕微的不適感受。如果身體沒有感到特別難受的癥狀,就不吃降壓藥的話,時間長了,高血壓對身體部位造成的損傷是不可逆轉的,各種併發症如腦卒中等,也就隨之而來了。因此,一旦查出高血壓,就需要在醫生的叮囑下服藥控制,切不可輕易停葯。

高血壓的用藥誤區有哪些?

1、血壓控制得越低越好。

有的患者為了避免血壓高對身體的損害,在服藥上的劑量總是擅自加大一些,想盡量將血壓控制低一些。但實際上,如果血壓過低,也會導致身體供血不足等其他問題,引發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等。血壓應當控制的範圍是在收縮壓110-140mmHg。

2、一開始不吃好葯。

一些患者對高血壓有一個錯誤的認識,那就是高血壓會隨著時間而不斷加重,所以一開始是不能吃很有效的降壓藥的,不然身體產生了耐藥性會導致藥物效果越來越差。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高血壓不是細菌性感染疾病,不存在耐藥性的說法。因此,患者在治療高血壓一開始,就應當盡量選擇適合病情的好葯,不僅能夠取得更好的降壓效果,對於身體的副作用也會相對較小。

3、血壓一升高就要立即降低。

一個人的血壓是會有一定的波動和變化的,只要在正常的數值之內,血壓升高也不必過於擔心。更不能因為血壓升高,就快速地降壓。因為血壓的調整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果強行在短時間內降低血壓,可能引發各種問題,比如腦灌注不足等。

總之,沒有不舒服就不吃藥,血壓一升高就要立即降低等做法都是不恰當的,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疾病治療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現這些問題,否則不僅可能影響治療的效果,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本文來源於家庭醫生在線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舂注音流感疫苗 庫存 情況albumin human serum
#1 夏日高血壓用藥,這兩點誤區要注意
對許多 高血壓 患者來說,進入夏季彷彿就進入了一個「 安全期 」。由於氣溫較高,血管擴張,血壓也相對容易平穩,於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患者便自作 ...
#2 正確對待高血壓,走出用藥誤區
而血壓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患者對高血壓及高血壓藥物治療的認識存在誤區,用藥依從性較差,導致血壓難以控制。因此,糾正患者錯誤的 ...
#3 高血壓用藥這9個誤區,很多人都踩坑了!尤其第二個,最多人在犯
在過去的50年裡,曾對 高血壓 人群做了四次大規模的抽樣調查,雖然每次調查的規模、年齡和診斷標準都各不一致,但是基本上比較客觀的反映出了 ...
#4 高血壓用藥的七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還有的人問「我之前血壓挺高的,吃了一段時間降壓藥,現在血壓已經正常了,我是不是可以不吃了?」針對 高血壓 用藥的誤區,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5 高血壓用藥存在的誤區
三分治七分養」, 高血壓患者 需要堅持長期的自我管理。相信大家使用過不少的 降壓藥 ,但是血壓控制得並不好,所以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高血壓 ...
#6 我們對高血壓用藥的八大誤區!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後者又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因此防控高血壓的意義重大。今天我們聊聊高血壓認識中的幾個重要誤區!
#7 高血壓用藥存在的誤區!憑感覺用藥、隨意換藥、用藥時間不確定
高血壓是慢性病,其主要危害有:造成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傷;易造成傷殘,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醫療費用極其昂貴,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 ...
#8 高血壓治療:這些誤區要不得
誤區1:血壓雖然高於正常值,但無不適就不需用藥高血壓的症狀與血壓升高程度不成正比,沒有症狀並不表明血壓不高;症狀很多,血壓卻不一定很高 ...
#9 高血壓誤區解密(一):太早吃降壓藥會產生「抗藥性」嗎?
目前老百姓對高血壓幾乎都有很多認識誤區,嚴重干擾了高血壓的規範治療。為糾正這些錯誤觀念,術康君今天來教大家學習如何科學防治高血壓, ...
#10 高血壓藥長期吃,對人體的傷害大不大?
網絡中有人提問,高血壓病長期吃藥對人體的傷害到底大不大? 高血壓是目前最 ... 誤區二:降壓藥不能隨便吃,一旦吃了就斷不了. 降壓藥不是成癮 ...


高血壓用藥誤區

高血壓者注意:腦出血禍根找到了!專家總結的3點經驗和你分享 高血壓
1 年前

高血壓者注意:腦出血禍根找到了!專家總結的3點經驗和你分享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小心別踩這些「雷」! 用藥
3 個月前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小心別踩這些「雷」!

自製低鉀鈉烤肉沾醬 連腎友高血壓都能安心吃 高血壓
2 年前

自製低鉀鈉烤肉沾醬 連腎友高血壓都能安心吃

哺乳媽的用藥建議 用藥
5 個月前

哺乳媽的用藥建議

頸椎病用藥困惑頸復康顆粒幾盒能見效?頸復康顆粒多少錢一盒? 用藥
7 個月前

頸椎病用藥困惑頸復康顆粒幾盒能見效?頸復康顆粒多少錢一盒?

小心5個節食陷阱,別讓你的減重計劃踏入誤區! 誤區
3 個月前

小心5個節食陷阱,別讓你的減重計劃踏入誤區!

紅陽獼猴桃春夏季怎樣管理?疏花疏枝、抹芽修剪、施肥用藥都重要 用藥
9 個月前

紅陽獼猴桃春夏季怎樣管理?疏花疏枝、抹芽修剪、施肥用藥都重要

為什麼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就是不長個兒?關於孩子的身高,家長要避免4誤區! 誤區
2 個月前

為什麼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就是不長個兒?關於孩子的身高,家長要避免4誤區!

抗血管老化終極對策!自然醫學博士9大良方,逆轉血管發炎、降血壓 高血壓
2 年前

抗血管老化終極對策!自然醫學博士9大良方,逆轉血管發炎、降血壓

癲癇需要終身用藥嗎?中醫妙方,到底會不會有用? 用藥
6 個月前

癲癇需要終身用藥嗎?中醫妙方,到底會不會有用?

用藥安全有保障 「藥師門診」來把關 用藥
3 年前

用藥安全有保障 「藥師門診」來把關

講座/退化性關節炎用藥指導 用藥
2 年前

講座/退化性關節炎用藥指導

憂必晴心悸維生素 感染率 醫生空服員三寶是什麼b肝接種gru airport分板機英文台灣 智能 藝術肩膀 檢查 當心空腹 考量converse低筒ptt衛斯理頭髮pdf口乾 時候免費入場 LINEdevilcase手機殼評價新鮮果泥

健保診所查詢

健康報報

口罩「中鉛」!鉛可以藏身25年,專家教3類食物排鉛毒自保
口罩「中鉛」!鉛可以藏身25年,專家教3類食物排鉛毒自保
病房內鍵盤、滑鼠病毒多過病床把手還多!重症醫分析:比飛沫更危險的是你的手指
病房內鍵盤、滑鼠病毒多過病床把手還多!重症醫分析:比飛沫更危險的是你的手指
海綿菜瓜布別再用熱水殺菌!日本達人的除菌消臭法快筆記
海綿菜瓜布別再用熱水殺菌!日本達人的除菌消臭法快筆記
冬天就要泡湯、洗溫泉?不想病毒疣、皮膚病上身,這些小細節千萬別輕忽!
冬天就要泡湯、洗溫泉?不想病毒疣、皮膚病上身,這些小細節千萬別輕忽!
【直播預告】占80%的無症狀感染 潛藏哪些危機
【直播預告】占80%的無症狀感染 潛藏哪些危機
利用超音波定位 腹腔鏡手術切除肝腫瘤4天就出院
利用超音波定位 腹腔鏡手術切除肝腫瘤4天就出院
健康網》有氧運動害肌肉長不出來? 把握3訣竅才能維持好體態
健康網》有氧運動害肌肉長不出來? 把握3訣竅才能維持好體態
健康網》天冷心臟凍未條? 名醫教4招護好心血管
健康網》天冷心臟凍未條? 名醫教4招護好心血管
熟女彎腰取物突劇痛 竟罹多發性骨髓瘤
熟女彎腰取物突劇痛 竟罹多發性骨髓瘤
營養均衡、葷素搭配的備孕食譜
營養均衡、葷素搭配的備孕食譜

健康影音

蘋果健康咬一口
© 2020 蘋果健康咬一口.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反映